?
歡迎進入莆田二十四中學網站! 今天是:

你現在的位置:首頁 >> 莆田二十四中 >> 教學運行 >> 教研活動 >> 正文 > 讀《中國課堂的奇跡》心得體會

讀《中國課堂的奇跡》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2021-03-20 瀏覽次數:

讀《中國課堂的奇跡》心得體會

                                                                                                                                                   莆田第二十四中學  李國獻

為提升莆田市教育質量,重振“文獻名邦”,積極推進課堂改革,市領導給全市教師每人發一本《中國課堂的奇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認識了一位神奇的校長。他就是石家莊精英中學的校長——李金池。書中是這樣介紹他的:李金池,1982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學院歷史系,1992年被任命為衡水中學校長,擔任衡水中學校長12年,使衡水中學迅速崛起為一所全國名校,被譽為“創造了一個教育的神話”。2004年奉調擔任衡水市教育局局長。

2010年出任石家莊精英中學的校長時,上任之初,這所民辦學校存在諸多問題:學生幾乎全都來自個體經商戶家庭或外來務工者家庭;生源質量居全市最末端,每一屆學生流失率高達60%以上;校園內打架成風,中高考成績連年滑坡,連續數年無一人高考成績超過“本一”分數線。學校管理混亂,運行機制僵化,體制不順,政令不暢,各自為戰,一盤散沙,致使校長管不了校部,校部管不了各年級部,諸侯割劇。由此導致“教學”中心地位旁落,“德育”目標難以實現,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無法到位。但就是這樣一所說跨就跨的民辦中學,李金池校長上任后,提出了“激情教育、高效課堂、精細管理”三箭齊發的辦學理念,對學校進行全方位改革和創新,創造性地推出6+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使學校很快實現了逆勢崛起。堪稱“中國課堂的奇跡”,不得不讓人佩服!

6+1 ”高效課堂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 6+1 ”高效課堂中的“ 6”,就是把課堂分為“導”、“思”、“議”、“展”、“評”、“檢” 6個環節;第二部分是“ 6+1 ”高效課堂中的“ 1”謂之“用”,在課后的自習中進行。簡而言之,每個教學內容的教學流程都需要七個環節,即“導”、“思”、“議”、“展”、“評” “檢” “用”。個個環節,緊湊有序,圍繞教學目標,充分利用時間,做課堂時間的管理者,使學生形成高效的學習規范。通過6+1 ”高效課堂改革,顛覆了傳統的課堂模式,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習慣,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對教師和學生而言無疑是新奇且充滿挑戰的。該模式注重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通過調動學生們的學習激情,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如合作學習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質疑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讓學生變“學懂”、“學會”為“會學”、“會用”。教師費盡心思地“講”,抵不過學生發自肺腑地“研”;教師耳提面命地“教”,趕不上學生發自內心地“學”。 樸實無華的課堂步驟,一招一式顯真功,不斷把目標落實到實處,把學習內容內化為學生的知識儲備。今后在課堂中我也要借鑒此類做法,結合自班學生情況,爭取達到高效的課堂。

      高效課堂模式要求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能讓學生表達的,盡量讓學生表達;能讓學生做結論的,盡量讓學生做結論。這種看似老師“懶”的行為,恰恰是老師“勤”的體現。如果沒有教師課前一絲不茍的精準備課備課,沒有一切了然于胸的自信,是不可能有課堂上這樣淡定從容的放手。所以,我想,平常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放手的不夠,應該恰恰是準備還沒有那么到位,沒有做到不留任何遺漏,因而不敢大膽放手。

       李校長的改革扎根于現實的教育,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泛泛而談,他的認真、執著、大膽、細致,造就了精中的奇跡,這也印證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成功的取得背后是無數汗水與犧牲。他是真的敢想敢干,敢于創新,我認為一位學校管理者或教師的創新精神,在教育教學管理和實踐是中非常的重要。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眼里的教師應當是一位聰明、博學、善于思考、熱愛知識的人,教師的知識越深厚,視野越寬廣,科學素養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僅是一位教師,而且是一位教育者?!弊鰟撔滦徒處?,不僅得有深厚的知識功底,還要經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上就是我讀完這一本書后的一點理解和看法,可能不夠深刻,但是不管怎樣,我都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合理的運用,以便檢驗我個人的成長。

 

 

 


? 欧美牲交AV欧美牲交人妖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